青春痘是最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特別在青少年及青春期階段的族群中發生率極高它不僅是外觀上的困擾,更可能對自信心與心理健康造成長遠影響
一、青春痘是什麼?從毛囊發炎開始慢性皮膚病
青春痘的正式醫學名稱為「尋常性痤瘡」是一種以皮脂腺過度分泌、毛孔堵塞、細菌感染與發炎反應
發病條件主要包括:
- 皮脂腺過度活化
- 毛孔角化異常
- 痤瘡桿菌增殖
- 免疫系統引發局部發炎反應
二、青春痘的常見類型

1. 粉刺型(Comedonal Acne)
- 閉鎖性粉刺(白頭粉刺):毛孔封閉,外觀為白色小凸點
- 開放性粉刺(黑頭粉刺):毛孔開放,因皮脂氧化而呈黑色
粉刺是所有痘痘的源頭,若未妥善處理,容易進一步演變為發炎性痘痘

2. 發炎型痘痘
- 丘疹(Papules):微紅、無膿的突起
- 膿皰(Pustules):中央出現膿點,為免疫反應導致
- 結節(Nodules)與囊腫(Cysts):深層發炎,可能造成疤痕屬於嚴重痤瘡
三、青春痘的危險因子
內分泌變化
如青春期、月經週期、懷孕、壓力導致的皮質醇升高
不當保養
使用含油成分高的產品或過度清潔
飲食因素
高升糖指數食品、乳製品攝取過多與痘痘關聯性高
生活習慣
熬夜、壓力、抽菸、缺乏運動會干擾皮脂代謝
藥物因素
類固醇、鋰鹽、抗癲癇藥等可能誘發痘痘
四、青春痘診斷與分級
- 輕度痤瘡:粉刺為主,偶有小型丘疹
- 中度痤瘡:粉刺與發炎性痘痘併行,數量中等
- 重度痤瘡:大量囊腫或結節型痘痘,常伴隨色素沉澱與疤痕
五、青春痘的預防與保養
- 清潔適度:每日早晚使用溫和潔面產品,避免過度去角質
- 油水平衡保養:
- 定期更換枕套、口罩、帽子:減少接觸性油污刺激
- 飲食控制:減少高糖、高乳製品攝取增加 Omega-3 與抗氧化食物
- 規律作息與抗壓管理:睡眠品質與心理壓力直接影響荷爾蒙波動
- 避免手撐臉與摳擠痘痘:防止細菌感染與疤痕形成
青春痘不是青春的宿命
青春痘不是「長大就會好」的問題,而是一種需要正視與持續管理的皮膚疾病。透過專業皮膚科醫療介入、正確保養與生活調整,即便嚴重痘痘也可被控制並減少疤痕遺留。若痘痘持續反覆或伴隨荷爾蒙異常,建議及早就醫,制定個人化治療計畫,是重建自信肌膚的第一步。